原子熒光光度計通過光學系統(tǒng)收集這些熒光信號,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。該電信號的強度與樣品中被測元素的原子濃度成正比關系。通過建立已知濃度標準樣品的熒光強度與濃度的校準曲線,就可以對待測樣品中的元素含量進行準確的定量分析。利用特定的激發(fā)光源,如空心陰極燈等,發(fā)射出特定波長的光。當樣品中的原子受到這種特定波長的光照射時,原子會吸收光的能量,使得原子外層的電子從基態(tài)或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,從而形成激發(fā)態(tài)原子。
原子熒光光度計的使用注意事項:
1.環(huán)境要求:
-儀器應放置在干燥、通風、無震動、無強電磁干擾的環(huán)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和灰塵污染。
-實驗室溫度應保持在相對穩(wěn)定的范圍內,一般建議在15 -30℃之間。
2.氣路維護:
-確保氬氣等載氣的純度符合儀器要求,一般純度需達到99.99以上。
-定期檢查氣路的密封性,防止氣體泄漏。
-注意調節(jié)減壓閥的壓力,使其穩(wěn)定在規(guī)定的范圍內,一般為0.2 -0.3MPa左右。
3.光源使用:
-空心陰極燈是原子熒光光度計的關鍵部件之一,使用時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燈電流,避免電流過大導致燈壽命縮短。
-更換空心陰極燈時,要確保燈的位置正確安裝,并且燈窗清潔干凈,以免影響燈光的透過率和測量結果。
4.進樣系統(tǒng)維護:
-定期清洗進樣管道、蠕動泵等部件,防止樣品殘留堵塞管道或腐蝕部件。
-檢查進樣系統(tǒng)的密封性,避免樣品泄漏。
5.燃燒器維護:
-燃燒器是樣品原子化的重要部件,使用后要及時清理燃燒頭上的積碳和鹽分,防止影響火焰的穩(wěn)定性和測量結果。
-定期檢查燃燒器的縫隙寬度和位置是否正確,如有異常應及時調整或更換。
6.數據處理與記錄:
-在測量過程中,要嚴格按照操作規(guī)程進行操作,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-及時記錄測量數據和儀器參數,以便后續(xù)的數據處理和結果分析。
-對測量結果進行合理的誤差分析和數據處理,如扣除空白值、進行標準曲線擬合等。